馮總所著《鑄劍》近期將在中科官網陸續(xù)連載
中科投資公司董事馮總所著《鑄劍》剛剛出版就受到全國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和紛紛點贊,并受到中央電視臺及各大網站的關注。
應廣大讀者和網友的要求,馮總所著《鑄劍》近期將在中科公司官網陸續(xù)連載,以嗜讀者。
馮總現任中科投資有限公司董事。軍人出身,抗戰(zhàn)革命老前輩的后代,曾在國家和軍隊任要職,是中國文化領域著名的文學藝術家。馮總的作品大氣高端、有品味、有內涵,筆觸妙不可言,筆力金石飛濺,語言樸實卻不失文采,文采飛揚卻不顯奢華。馮總出版的作品近3000余部(集)。《大清織造》、《騙梟》等許多作品已改編為影視劇作品。
馮總的代表作《陌生的老路》、《襁褓里的中國》、《辛亥百年》、《圓明園藏寶迷蹤》、《騙梟》、《騙女》、《大清織造》、《大觀園之秘》、《大內錦衣衛(wèi)》、《膽大包天曹雪芹》、《晚清名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圖史》、《蘇聯圖志》、《易經》、《鑄劍》等受到全國廣大讀者一致好評。其中《神圣戰(zhàn)爭》曾在莫斯科舉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勝利慶典上,江澤民主席將這部作品作為國禮贈與俄羅斯總統(tǒng)葉利欽,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還專門舉行了盛大的慶祝酒會,俄羅斯政府為馮總頒發(fā)了榮譽證書。
馮總所著《鑄劍》是繼《辛亥百年》、《陌生的老路》、《襁褓里的中國》等大作之后的又一力作。全書共43萬字,分30章節(jié)構成。主要描述的是辰溪造槍造炮造子彈,最后造出原子彈的辰溪兵工紀事。文章從1862清末國兵工中早期開始,以時間順序先后依次展開。從1862年底李鴻章授命于劉佐禹和馬格里在上海松江城外廟宇辦上海洋炮局,到給八路軍修械所送膛線機,再到日本人侵略中國后,目睹漢陽兵工廠被夷為平地。辰溪兵工廠也遭到日本心機猛烈轟炸,但沒傷到重要兵工所。兵工署重心悄悄進行了轉移,最后僥幸為歷史保留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兵工小鎮(zhèn)”。全文懸念百出,描述細致,精彩紛呈。
《鑄劍》文中描述到,辰溪兵工廠舊時只是個鐵匠鋪,其標準設備只有一個火爐,爐邊架著個風箱,小工呼哧呼哧地拉風箱,爐膛內火苗直躥,鐵匠掛著條臟兮兮的皮圍裙,守在鐵砧前,掄大鐵錘,乒乒乓乓地打造鐵刀鐵槍,這個小火爐居然是手工業(yè)階段的“兵工”。后來逐漸擴大發(fā)展為軍事工業(yè),包括核工業(yè)、航空、航天、電子、兵器、艦船制造等等。兵器制造屬于軍事工業(yè)的一部分,制造槍炮彈藥等常規(guī)武器,維系著中國兵工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偉大的中國兵工事業(yè)的根系中華民族,承擔了抵御外辱的歷史使命。
在辰溪孝坪鎮(zhèn),老兵工大把大把的,他們或來自鞏縣兵工廠,或來自漢陽兵工廠,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陸陸續(xù)續(xù)退了下來。解放后,經當地政府申請及民眾的呼吁,保留了從戰(zhàn)爭時期、新中國初期、大躍進時期、“文革”時期至“文革”結束后不同時期的孝坪鎮(zhèn)原貌。上世紀80年代后,它們的面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不少老廠的老建筑蕩然無存,基址上建起了現代化的廠房和車間與之匹配,老牌兵工廠從事的行當也發(fā)生了大變化,大部分另起爐灶,不再造槍造炮造子彈,干上了尖端武器。而孝坪大本營的面貌卻沒有發(fā)生太大變化,主要還是造子彈或炮彈。
《鑄劍》
造槍造炮造子彈——辰溪兵工紀事
作者:馮精志
字數:43萬
目 錄
中國早期兵工極簡史(1862—1936)
第1章 逃離關東軍野戰(zhàn)兵器廠
第2章 在涿縣“桃園結義”故地盟誓
第3章 地下槍支校驗場成為防空洞
第4章 給八路軍修械所送一臺膛線機
第5章 鞏縣兵工廠遭到猛烈轟炸
第6章 兵工署對往哪兒轉移亂了方寸
第7章 南下之前祭掃宋太祖陵墓
第8章 轉移途中傳來國都陷落的消息
第9章 目睹漢陽兵工廠被夷為平地
第10章 車床架設在專事祭孔的房間里
第11章 在“文夕大火”中逃離長沙
第12章 太原兵工廠遺孤進入11兵工廠
第13章 煙溪鎮(zhèn)剛撐起的攤子遭到轟炸
第14章 去湖北宜昌碼頭賭一把
第15章 通過水路向辰溪轉移
第16章 在辰溪孝坪相中了“水洞子”
第17章 “最前線兵工廠”目睹芷江受降
第18章 新婚燕爾就去接收日軍修械所
第19章 國民黨稽查進駐11兵工廠
第20章 突然接到向海南島撤退的命令
第21章 從海南島榆林港運回子彈機
第22章 鳳凰古城外的一塊荒蕪土地
第23章 小繩子捆不住黑瞎子
第24章 新步槍剛投產就盯上了AK-47
第25章 從造沖鋒槍一步跨到造縫紉機
第26章 輕型坦克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第27章 被戴上“國民黨上?!钡拿弊?/SPAN>
第28章 從胡志明小道拿回來一顆子母彈
第29章 造坦克需要千噸水壓機
第30章
| [ 點擊數:] [打印本網頁] [關閉本窗口] | |